今天正好空闲,中午去亲戚家串门,进门就看到他家7岁的小孩儿,
爬在沙发上,在那目不转睛的看着手机上,
走进一看,哦,原来是在刷抖音,在看那种微观的小人国视频,
不得不说,现在的小孩儿接触互联网也太早了,这么小就刷视频,
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只能是在院子里跑着玩,哪能玩这个。
题外话了,话说回来,这类视频挺受众面还很广,是个好赛道,大有可为。
下面这张图就我在短视频平台上搜出来的截图,
30秒左右的视频点赞都有十万,也太火了。
这类视频看上去制作比较复杂,如果是熟悉AI的朋友就知道,其实没想象中的那么难做,这不,我回家了直接使用Coze工作流,一键生成了相似的视频,大家可以看看效果怎么样。爆火的原因分析在教大家实操之前,咱们先来分析一些,这类视频为什么火? 1. 画面新鲜,好玩有趣
画面冲击感强,能直接抓住我们的视线。
平时刷的视频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正常比例,突然冒出一群拇指大的小人,
在各个场景下穿梭忙碌着,确实是挺好玩的。
这种“反差感”太强了,大脑一下子就被勾住,停不下来。
2. 内容轻松,看完心情好
小人国视频很多都走“搞笑”或者“治愈”路线,
这些视频不需要动脑子,看完就是开心,而且很解压,
打工人工作一天了,就想看的不费脑子的,
非常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
3. 很容易代入,看别人像自己
虽然是一群小人,但讲的全是我们自己的事:
上班、加班、搬砖、找饭吃、搞搞创意,甚至还在抱怨生活苦。观众一看就觉得:“哈哈哈哈,这不就是我每天的生活嘛!”
于是笑着笑着就点了个赞、转了发,给观众提供情绪价值,互动感强。
工作流整体展示 工作流思路分析我想有些人,看到上边展示出来的工作流,吓一跳,这么多,心想:我可学不会,直接自己把自己就劝退了,我这里想说的是,工作流搭建的重点,是思路,是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整个工作流由四部分组成:场景构造 — 文生图 — 图生视频 — 生成剪映草稿
工作流拆解1、场景构建构建连续的故事场景,根据用户的输入,结合大模型提示词,控制小人国的场景范围;
知道了小人国的整个场景是什么样的,再让大模型帮咱们生成每个场景画面的具体的提示词,最终结果输出:
[
"提示词1:对应场景1",
"提示词2:对应场景2",
"提示词3:对应场景3"
]
2、文生图有了每个具体画面的提示词了,就可以调用文生图模块,生成图片了。这个步骤中,我们要选择图片生成的模型,选择通用就可以,再把提示词传给大模型,再通过批处理组件,循环生成每个场景的图片。
3、图生视频当我们生成完了每个场景的具体图片后,接下来就需要根据图片生成视频了。视频生成前,再加入一个图生视频的提示词大模型,让大模型帮咱们根据每个画面的场景,生成不同的视角和运镜提示词。
选择图片生成视频的大模型,这里选的是豆包的模型,配置好视频参数,就可以生成了。
4、生成剪映草稿最后一步,也就是视频工作流都会用到的步骤,添加剪映草稿,插入视频,添加音效,如果有关键帧、转场和特效都是在这里加的。
5、剪映草稿链接导出链接结束节点,将最终的剪映草稿链接返回。
打开剪映,直接将视频导出就可以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细微调整。 运营思路到此为止,整体的工作流拆解完成了,大家在学习工作流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拆解意识,
以模块化角度来看,整个工作流就没那么复杂了。以上工作流的完整实现,直接给我留言:777,来找我拿,直接复制进自己的空间就可以用了,我直接发给大家。
账号的运营思路:1、找对标:去抖音上找5个对标账号,学着将咱们的账号资料完善好;
2、收集文案标签:搜集对标账号的文案和标签,发视频的时候也按照他们的方式发;
3、全平台发布:一鱼多吃,像视频号、抖音、小红书,这些平台都可以发布。
账号的变现方式:
1、分成计划:参加平台的分成计划,开通后,只要有播放量视频就有收益;
2、橱窗带货:这类视频和卡通手办挺搭的,咱们就可以带货一些手办、卡通玩具,儿童绘本这些小人书;
3、知识付费:当咱们的账号粉丝多了,咱还可以引流到私域,就可以把制作视频的这套教程,做成产品卖给他人,赚个信息差不过分吧。以上就是本期带给大家的内容啦!
相关资料获取:扫一扫添加微信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