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不少人在讨论京东外卖推广的事儿。我仔细地研究了一下,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
先说结论吧:新手想靠拉商家来赚快钱,很难。但是摸清平台规则之后,确实存在可持续的操作空间。
结合我跟踪的37个地推团队案例,给大家理清楚门道。
一、平台策略背后的机会
京东外卖这波扩张跟以往外卖平台打法不同。
他们现在给推广者的170元奖励,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其实真正的目的是利用半年的时间,在长三角以及珠三角这些外卖已经非常成熟的区域,将商户的密度慢慢地拉起来,进而形成规模效应。
根据京东服务商后台数据,目前商户入驻速度平均每天增长2300家,但真正产生稳定订单的只有38%。这表明大部分人只是紧紧盯着奖励,不过呢没留意到平台真实的评估标准,也就是商户的存活率。
其实呀他们应该更看重那些能体现平台运营本质的关键要素,而不是单单被眼前的奖励给吸引住,进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
以一个真实的例子来说:在南京鼓楼区,有一支队伍,专注于社区面馆的运营。他们发现,给商户配备了“智能温控餐箱”的店面其三个月的保留比例,与一般商户相比,提升了整整41%。
这款装置可以及时将餐品的温度数据传送到系统中,与此同时平台也会优先展示这些“品质商户”。实际上在宣传过程中,一定不要把这项功能描述为硬性规定,不然极有可能激起反感。
二、地推实操的三个关键动作
1、装备选择
建议买淘宝10块钱的工服。也可以直接联系本地的京东物流网点,轻松愉快地花35元租用带有反光条的配送员马甲,而且再配上一个“社区运营专员”的工牌。
上周居然刚有一个团队用了这一招,当天就拿下了5家奶茶店。
2、话术设计
重点打“流量差”而不是佣金。比如:“您家现在美团的排名处在第8页,我们给新商户头两周保底能进到第3页,每天多承接20单,这难道不香?
配合现场对后台实时排名数据的演示(此演示需申请查看权限),转化率能够提升27%。”
这里可以用自己的推广码去邀请商家入驻。
3、风险规避
必须提醒商户准备三样东西:
带GPS定位的外卖封签(成本1.2元个平台抽检会查)
店铺门头实拍视频(要能看到招牌和营业时间)
员工健康证电子版(很多夫妻店容易漏这个)
三、容易被忽略的隐形门槛
虽然平台称不收佣金,但是技术服务费却是难以避免的。按实际成交额的2.8%收取也就相当于每单有抽成。
我计算了一下账目:假如商家的客单价为35元,日均有30单,这样每月的技术服务费就得35×302.8%309.26元。而且这还没有算上达达配送每单6元的基础运费。
另一个隐藏规则是,新商户前两周必须完成3次订单测试。而且有团队为了冲奖励量,帮商户刷虚假订单,结果被平台判定违规,推广资格,直接封停。其实这种案例,上个月深圳就发生了11起。
四、更适合普通人的操作方向
与其直接拉新,我更推荐两类商户维护:
1、平台迁移型:帮美团老店转战京东,能拿双份奖励(原平台解约补贴+京东入驻奖励)
2、时段补充型:引导那些有堂食业务的餐馆,在并非高峰的时段,开启外卖服务。这类商户呢,他们的配合程度比较高,而且后期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对这个项目,可以找我领取完整的视频教程。
领取方式:扫一扫添加微信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