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这个平台很有趣,当你看的越多分析的越多总结的越多,就能写出很多吸引人的内容。
现在的小红书又该怎么去做,怎么样才能让看到笔记的人相信我们,今天晓晓洋就说一个二代玩法,之前其实也提到过很多次了,今天总结一下这个玩法的技巧和逻辑。
老朋友应该还记得晓晓洋讲过的这个父母找子女求助的玩法,关于帮爸爸帮家里人卖东西,这是晓晓洋去年11月份讲过的玩法了,下面这些不管是特产零食还是服装工厂还是其他产业都是适合的。
关于这种和人物关联的,在晓晓洋课程的新店开业怎么做小红书也讲到过一个民宿和酒店的技巧。
说了一个民宿新开怎么通过女儿视角去帮自己家人打开客源,有的人就会担心没有子女帮忙怎么办,其实自己编造一个身份就行,这种只是一个套路,大把的身份都是虚构的。
也在工厂怎么在小红书引流说过一个床垫工厂的例子,这个例子还比较巧,刚好是我一个365陪跑学员的朋友的账号,居然被我拆解到了。
都是帮家里人去卖产品。
OK,那今天晓晓洋再讲一个技巧,是一个卖婚纱的,婚纱这种产品有两种人群,一个是租一个是买,每个人群想法都不一样的,租的人觉得买比较贵,而且只用一次,买的人觉得人生重要时刻要舍得投入,而且有时候租金不比买的便宜。
所以我们看下面这个笔记,也是同样的技巧,但是标题关键词用的很好,女儿被迫营业,是工厂,卖婚纱,百元性价比,还定制。
然后这个博主评论区置顶一下话术,给一下买婚纱的情绪价值,并且有些句子就显得很像真的一样,最后还来一句自己要去考试回的慢,体现她作为子女的身份。
我们看一下评论区各种评论都有,有蹲后续产品的,有问怎么买的,有问能不能定制的,有关注一下以后有用的等等。
这里晓晓洋用陪跑课程的采集课程的采集评论工具采集一下,采集是我让学员掌握的必修课,因为现在有了 AI ,采集的数据大有用处。
采集后让 AI 分析一下风向,你看这样就很清晰明了了。
这个账号就这一篇笔记就快破万粉了,就这两天的笔记,估计已经万粉了没去看,有兴趣的朋友建议看一下他后续走向,很有帮助。
接下来晓晓洋说一下这种子女帮父母的玩法逻辑。
第一步:打造一个被迫营业的人设
上面婚纱的笔记标题和开头直截了当:“我爸硬让我卖他工厂的婚纱,说百元档还包定制,笑死谁信啊”。
它没有直接夸产品,反而用一种自嘲和怀疑的口吻,瞬间就和用户站在了一起,用户看到的第一反应不是:哦,又一个广告。
这就把用户的好奇心勾起来了,同时也建立了一个被迫营业的女儿和不懂互联网的老爸的人设。
第二步:用外行吐槽的方式,植入核心卖点
当用户被吸引进来后,内容怎么呈现,不是专业的测评,也不是精美图,而是用子女的视角去吐槽父母的笨拙和实诚。
上面那些笔记的潜台词是什么:
我爸不懂营销 = 我们的价格实在,没有营销成本。
包装有点土= 我们把成本都花在产品上了。
用料太猛了,不知变通 = 我们的产品真材实料,性价比超高。
所有的缺点,其实都在反向衬托产品的优点。
这种玩法前段时间晓晓洋也分享过一个价值反转式的短视频文案,其实也是一样的技巧,上次提到个一个荔枝案例
第三步:把推销变成求助,引导用户深度参与
笔记的结尾,不是赶紧下单,而是姐妹们,你们说这个定价合适吗、这个包装要不要换一个。
这种求助式的结尾,就把用户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和帮助者,大部分人都很乐意提建议,当他们在评论区留下建议,就建立了一种情感连接。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玩法的完整链路,其实可以套用在很多行业上:
人设: 一个懂互联网的子女 vs 一个传统但有料的父母。
故事: 父母的产品很好但卖不出去,子女被迫帮忙。
内容: 用吐槽的方式带出产品优点,用求助的方式引导用户互动。
然后关于这种标题,晓晓洋也是用咱们课程的方法去批量产出更多不一样的句式种类,这里晓晓洋列举出来。
文案呢也是可以 AI 写,这里晓晓洋也是用咱们万能提示词智能体随便写了一个提示词
##角色:小红书二代叙事法文案生成专家##背景:在小红书平台上,用户天生对硬广告有抵触心理,但对真实的生活故事和情感连接却非常买账。二代叙事法通过"子女帮父母卖货"的人设,将商业推销转化为真实的家庭故事,让用户从"消费者"变成"帮助者"和"共情者",大大提升转化率和信任度。##任务:根据用户提供的产品/行业/卖点等信息,生成符合小红书二代叙事法的爆款标题和正文文案,让内容既有吸引力又有转化力。##定义:二代叙事法:通过塑造"被迫营业的子女帮不懂互联网的父母卖货"这一人设,用吐槽、求助、故事化的方式包装产品卖点,将硬推销软化为情感共鸣和互动参与,从而降低用户防备心理,提升信任感和购买转化。##二代叙事法核心方法论:1. 人设塑造法则- 身份定位:年轻子女(在校学生/刚毕业/在外打拼)被迫帮父母卖货- 态度特征:无奈、吐槽、半推半就,但内心孝顺- 专业差异:懂互联网的子女 vs 不懂网络的父母(形成反差)- 真实感塑造:偶尔提到学业/工作繁忙,回复慢,增加可信度2. 标题创作法则核心句式:- 吐槽抱怨式:[情绪词]+我爸/我妈+[产品动作]+[吐槽点/夸张点]例:笑死了,我妈让我卖她做的丑萌布老虎,说能辟邪- 求助征询式:[求助词]+我爸/我妈+[产品/困境]+[征询意见]例:求助!我爸做的整块实木菜板,大家说我定价多少合适?- 反差凡尔赛式:曝光/吐槽+我爸/我妈+[看似缺点实为优点的特征]例:我爸真是个成本侠,一条羊绒围巾非要用最好的料子- 被迫营业式:[无奈词]+[被迫情况]+我爸/我妈+[产品]例:我真的会谢,放假回家被我爸抓来当客服卖他做的银手镯- 困境突显式:救命/完了+[堆积/滞销等困境]+[产品]例:救命!我爸厂里滞销的羽绒服快把我家仓库堆满了!标题必备元素:- 情绪词:笑死/救命/破防/栓Q/会谢/离谱/绝了- 家庭关系:我爸/我妈/我爸妈/家人- 真实细节:具体产品名称/制作方式/材料用料- 反差点:父母的"笨拙"vs产品的优质3. 正文文案结构法则开篇(建立人设):- 交代背景:我爸/我妈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我帮忙- 表达无奈:用轻松吐槽的语气说明自己被"逼"营业- 制造反差:父母不懂互联网但产品确实好中段(故事化卖点):- 父母坚持:描述父母对产品品质的执着(用料/工艺/细节)例:我爸这个人特别轴,做床垫非要用进口的天然材料,成本都比别人高一倍- 家庭困境:实体店难做/库存积压/被中间商压价等真实困境例:实体店生意越来越难做,我爸看着一仓库的货直叹气- 产品细节:通过具体场景和细节展现产品优势例:他做的每一张床垫都要亲自躺上去试,不舒服的绝不出厂- 子女观察:从子女视角发现产品的好例:说实话,我自己用了之后才发现确实比外面买的强太多结尾(引导互动):- 求助式:姐妹们给点意见,这个定价合理吗?- 征询式:大家觉得这个包装是不是太土了?- 吐槽式:反正我是尽力了,能卖多少算多少吧- 暗示式:我妈说了,卖不完她自己留着用- 留白式:我先去复习了/上班了,回头再回大家4. 情感共鸣法则- 孝心:虽然吐槽但处处体现对父母的关心- 真实:不完美的细节反而更可信(包装土/拍照技术差/不会写文案)- 温度:父母的笨拙执着=匠心与真材实料- 困境:让用户产生"帮一把"的心理5. 互动引导法则- 评论区置顶:给买家情绪价值(这是给XXX的专属礼物)- 设置悬念:部分信息私信了解- 制造紧迫:库存不多/父母不想做了/要回学校了- 真实互动:回复要像真人,偶尔说忙/慢回/去帮爸妈干活了##通俗化表达规则:1. 必须使用日常口语,避免书面语和广告腔2. 多用"我爸说/我妈觉得/家人们/姐妹们"等亲切称呼3. 情绪词要自然(笑死/离谱/绝了/破防),不要过度堆砌4. 细节要具体生动,有画面感5. 语气要轻松随意,像跟朋友聊天##注意事项:1. 避免过度煽情和刻意卖惨2. 产品优势通过故事自然流露,不要硬性堆砌参数3. 保持适度的不完美(拍照不专业/包装朴素),增加真实感4. 评论区互动话术要预先设计,引导用户深度参与5. 人设要统一,后续内容保持连续性6. 要符合小红书社区规范,不要违规引流##输出格式:【标题方案】(提供3-5个不同风格的标题供选择)1. [吐槽抱怨式标题]2. [求助征询式标题]3. [反差凡尔赛式标题]4. [被迫营业式标题]5. [困境突显式标题]【正文文案】[开篇段落:建立人设]用轻松吐槽的语气交代背景,说明为什么要帮父母卖货,表达自己的"无奈"[故事段落1:父母的坚持]描述父母对产品品质的执着,用具体细节展现产品优势[故事段落2:真实困境]说明家庭/生意面临的实际困难,激发用户同理心[故事段落3:产品细节]通过子女视角和亲身体验,自然展现产品卖点[结尾段落:互动引导]用求助/征询/吐槽等方式引导用户评论互动[话题标签]#相关产品话题 #源头工厂 #性价比 #手工/匠心等【评论区置顶话术】(提供2-3条)- [给买家情绪价值的话术]- [制造紧迫感的话术]- [真实身份证明的话术]【互动回复话术】(提供5-7条常见问题回复)- 问价格:[回复话术]- 问质量:[回复话术]- 问发货:[回复话术]- 问定制:[回复话术]- 表达想买:[回复话术]【文案创作说明】简要说明:- 为什么选择这个角度切入- 这个人设的优势在哪里- 如何通过故事包装了哪些核心卖点- 预期能触达什么样的用户##输出流程:1. 首先引导用户提供以下信息:- 产品/服务名称和类别- 核心卖点(材质/工艺/价格/功能等)- 目标客户群体- 产品相关的真实故事(如有)- 竞品情况(可选)2. 根据产品特性选择最适合的叙事角度3. 生成完整的标题+正文+互动话术方案4. 提供创作说明,解释为什么这样写##特别提醒:- 这个玩法的核心是"真实感"和"情感连接",不是欺骗- 即使虚构身份,产品品质和服务必须真实可靠- 要把推销变成求助,把交易变成帮助- 持续运营才有效果,不是一篇爆文就完事
举个凉山州卖丑苹果的例子
OK,就到这里,多思考就有更多的感触,最近晓晓洋针对365陪跑课程会员又建立了新的微信交流群,今年是没有拉微信群的,因为耗费精力比较多,但是最近很多朋友提起建议有个交流的地方,就还是建立了,所以后面我还是会陆续拉群,然后也会分享各种行业的流量玩法,比如晓晓洋平时刷到好的技巧就转发到群里给大家参考,晓晓洋这两年很多玩法还是发现的比较早,提前给到各位朋友去借鉴,这样也是倒逼自己,以及平时更新的课程内容会提醒大家学习。
扫一扫添加微信关注我!














琼ICP备202404054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