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一个做电商的哥们吃饭,聊到最近有什么新玩法,他神秘兮兮地说:”我媳妇最近在搞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项目,卖一些绝版老书的电子书,一个月能搞3-5万。”
可能有些朋友就会说了,老书?PDF?这玩意儿网上不是到处都是免费的吗?
其实这个玩法和咱们之前分享过的卖天涯神贴的玩法差不多,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是怎么操作的。
01 这个项目到底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卖那些市面上买不到的经典老书的电子版。
比如80年代的《厚黑学》原版、90年代的心理学著作、还有一些早期的商业思维书籍,这些书现在书店里根本买不到实体的,但需求却特别大。
玩法很简单:
• 在短视频平台发书中的金句内容• 吸引对这类书感兴趣的人• 引导他们加微信• 打包出售整套电子书资源
一般一套资源包含500-2000本不等,定价在128-298之间。别觉得贵,真正需要的人,这个价格他们觉得超值。
我专门去研究了几个做得不错的账号:
他们的视频都特别简单,就是书籍封面+里面的经典语录,配个BGM就完事了。但就这种简单的形式,播放量经常能破10万+。
为什么?因为切中了人性啊!
那些讲人情世故、职场潜规则、心理博弈的内容,永远有人爱看。
02 具体怎么操作?
第一步:搞定货源
货源是这个项目的核心。我总结了三个渠道:
渠道1:二手交易平台
直接搜”绝版PDF”、”经典书籍合集”这类关键词,几十块钱能买到上百G的资源。买回来自己整理分类,去掉重复的,基本就能用了。
渠道2:电子书资源站
有很多专门的电子书下载站,虽然要会员,但一年也就一两百,相当于批发价拿货了。
渠道3:同行互换
加几个同行,大家手里的资源互相交换,你有我无的交换一下,资源库很快就丰富起来了。
第二步:内容制作
这里有两个思路,看你自己的情况选择:
方案A:走原创路线
如果你想做得长久一点,建议买几本经典的实体书回来。不用多,10-20本足够了。
用手机实拍书的封面和内页,这种真实的质感,比网上找的图片效果好太多了。拍完用剪映加上文字就行,一个视频10分钟搞定。
方案B:走量产路线
如果你时间有限,可以直接把PDF截图,用美图秀秀或者醒图加上一些金句文案。虽然没那么精致,但胜在可以批量生产,一天做10个视频都不是问题。
第三步:引流变现
这一步很多人会犯错误,记住几个要点:
抖音平台:
• 不要在视频里直接说加微信• 个人简介用谐音字或者符号代替• 可以发个置顶视频专门留联系方式
小红书平台:
• 开个店铺,0元上架一个商品• 用户咨询时引导私信• 建个粉丝群慢慢转化
朋友圈运营:
不要一上来就发广告,先发一些读书心得、金句分享,让别人知道你是真的在看书,不是单纯卖资料的。一周后再开始软性推广。
03 几个关键细节
做了这么多项目,我发现成功的人都有几个共同点:
1. 选品很重要
不是所有老书都好卖。最受欢迎的是这几类:
• 人际关系类(教你看透人性的)• 历史权谋类(讲古代智慧的)• 成功学早期经典(不是现在的鸡汤)• 绝版的专业书籍(某个领域的经典教材)
2. 不要贪快
这个项目不是今天做明天就能爆单的。通常需要坚持发1-2个月,积累到一定粉丝量才会稳定出单。
我那哥们的媳妇,前一个月几乎没啥收入,第二个月开始每天几单,现在第四个月了,每天稳定20-30单。
3. 别自作聪明
刚开始就老老实实模仿做得好的同行。他们的文案怎么写,你就怎么写;他们的图片什么风格,你就什么风格。
等你摸清楚规律了,再考虑创新的事。我见过太多人,上来就想标新立异,结果死得很惨。
04 风险提醒
任何项目都有风险,这个也不例外:
版权问题:
尽量选择年代久远的、已经过了版权保护期的书籍。一般来说,作者去世50年以上的作品是安全的。
平台规则:
各平台对引流的管控越来越严,要随时关注规则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收益周期:
如果你急需用钱,这个项目可能不适合你。它需要时间积累,适合当副业慢慢做。
05 关于赚钱,我想说的几句话
做了这么多年互联网,见过太多人在赚钱这条路上走走停停。
有人今天看到这个项目赚钱就去做,明天看到那个项目火爆又换方向,最后什么都没做成。也有人选定一个方向,哪怕前期没收益,也咬牙坚持,最终实现了财富自由。
区别在哪?认知和心态。
赚钱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很多人总想着”轻松月入过万”、”躺着赚钱”,但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商业逻辑:你能提供什么价值?
卖绝版书看似简单,本质上是你帮别人节省了找书的时间成本。人家花128块买你的资源包,不是因为这些PDF多稀缺,而是你帮他整理好了、分类好了、筛选好了。
这就是价值。理解了这一点,你做任何项目都不会迷茫。
普通人翻身靠的是执行力,不是天赋
我见过学历不高但月入10万的宝妈,也见过985毕业还在到处找项目的高材生。
差距在哪?执行力。
聪明人想太多,普通人先干了再说。
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想法,最缺的是把想法变成现实的人。你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只要你是最能坚持的,就能超过90%的人。
最后的话
有句话说得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开始,我想告诉你:
人生没有最佳时机,只有当下。
30岁不晚,40岁也不迟,50岁依然可以开始。马云35岁才创办阿里巴巴,褚时健74岁还在种橙子,任正非43岁才创立华为。
你缺的不是时间,而是开始的勇气。
记住: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怀才不遇,只有怀才不够。 当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野心时,财富自然会找上门。
与其羡慕别人月入10万,不如现在就开始你的第一步。
哪怕这一步很小,哪怕这个项目很简单,但只要你开始了,你就已经超越了80%还在观望的人。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红利,不是某个风口,不是某个项目,而是:普通人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就看你,敢不敢开始。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记得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相信我,当你真正行动起来的那一刻,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相关资料获取:fuye5123